这个事儿我前两天还跟我那个做财务的同学聊过,挺有意思~你说养老金并轨这事,不少人一开始没太弄明白,感觉好像大家退休钱都能一样了,其实吧,没那么简单。咱们说说这事儿:并轨完了,计算方法都一样了,但钱多少还是有区别的,尤其你看朋友圈里那些晒出来的数据,机关事业单位那部分,明显高过企业退休的人,怎么回事呢?我也琢磨了一阵。
说起这养老金,原来两套算法,机关事业单位是按工资和工龄算,企业那边就是现在这种,大众模式吧。并轨以后,主要是公式统一了,但养老金金额就……跟选套餐似的,看你之前怎么参保、怎么缴费的。
有几个关键点啊:首先工作年限这块,机关单位的人普遍工龄长。我同事小李,90年代考进了工商局,现在都快满40年工龄了,去年刚办退休,待遇确实比我爸那种企业退休多一截。他们单位离职率也低,福利稳定,基本一干干到头。我爸原来是国营厂的,后来厂子倒了,断了几年,没有啥视同年限,养老金一下就拉开差距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十年里都能换五六份工作,这工龄可就差远了。
第二是缴费水平吧。企业这边大部分都走最低档,别说了,老板也难工资太高保险太贵。像我姐这样的普通公司,基本只按社保最低基数走。而公务员那些,自然是按实际工资缴,甚至更高档位,福利咱就不比了,省得心塞...我记得企退平均下来还没机关的一半高。
有朋友问,要是企业参保按200%缴费,能不能超过机关事业?我觉得理论上肯定能,但现实里真不多见。给你算个账:比如工资基数7800、缴费指数2.0、工龄40年,还带10年视同年限,养老金能到六七千吧。问题是,这种情况太理想了,大多数人达不到。我朋友老王就是企业的,工龄不到30年,缴费也没那么高,视同年限基本没有,他那养老金就三千多块,能比吗?
还有就是那个过渡性养老金,这条机关事业单位优势太大了,一般企业员工就算缴费高,也没有那个视同工龄,等于这部分直接少拿一千多。
还有个年金,公务员还能多一份补充,企业那边没这待遇...我有个邻居是学校老师,去年退休,年金加一起快八千了,挺夸张的。企业呢,除了极少数高管或上市公司,年金都不提了,基本没戏。
就这样吧,提高缴费档位是能涨点钱,但企退人员很难同时满足工龄、缴费指数和视同年限这三个条件,机关事业单位这优势积累太久了。咱们谁也别劝谁“追赶”了,现实就是这样。
其实我觉得吧,养老金这个东西,和买房差不多,早几年进场的肯定划算。新一代年轻人,别光羡慕别人,也没必要老拿自己跟人比。现在政策是尽量缩小差距,可历史那包袱摆着呢,还得慢慢消化。反正咱现在能多缴点就多缴点,攒着退休心里也踏实。不奢求啥,够花就行~
富通优配-靠谱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平台-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