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日前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基金公布二季报,2025年二季度最新规模1.16亿元,季度净值涨幅为-0.54%。
从业绩表现来看,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为9.51%,在同类基金中排名2526/2897,同类基金过去一年净值涨幅中位数为23.87%。而基金过去一年的最大回撤为-25.41%,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45.27%。
从基金规模来看,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基金2025年二季度公布的基金规模为1.16亿元,较上一期规模1.21亿元变化了-506.15万元,环比变化了-4.19%。该基金最新一期资产配置为:股票占净值比98.32%,无债券类资产,现金占净值比1.59%。从基金持仓来看,该基金当季前十大股票仓位达63.65%,第一大重仓股为复星医药(600196),持仓占比为11.28%。
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现任基金经理为林嵩。其中在任基金经理林嵩已从业2年又20天,2023年6月30日正式接手管理鹏华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ETF,任职期间累计回报为-17.75%。目前还管理着11只基金产品(包括A类和C类),其中本季度表现最佳的基金为鹏华北证50成份指数发起式A(021687),季度净值涨幅为9.43%。
对本季度基金运作,基金经理的观点如下:二季度,医药(中信)行业指数上涨5.71%,跑赢沪深300指数4.46%,在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位于第12位。细分子板块上,科创生物医药以及科创创新药大幅跑赢行业指数,而疫苗生科指数下跌1.22%、中证中药指数收益率为0.08%,分别跑输6.93%和5.63%。二季度,在学术会议和大额对外授权的催化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内部具备强创新属性的创新药方向的定价极为积极。全球创新药资产对外授权的大额交易中(首付款不低于5000万美元),来自中国药企的原研创新药的大额授权交易占比,2020~2022年为低个位数,2023、2024年快速提升至20%、27%,今年更是达到了42%。药品的对外授权(license-out)是指原研药企将药品的研发(临床推进)、商业化销售等权利有条件转让给其他药企,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产权的许可方式。中小型创新药企业通过license-out的方式与海外药企合作,除了可以快速获得现金、减少全球临床的研发投入、缩短回报周期外,还可以依托跨国药企在海外尤其是美国市场的监管资源和销售网络,更快的实现药品的商业化。以中国原研药品license-out的交易总金额和大额交易占比来看,创新药的产业趋势是在过去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逐渐演进和发展的。因此这样的产业趋势也不会是短短一两年就走完的,体现到二级市场上,则是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内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真创新资产的价值重估。而此时此刻看到市场对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的价值重估,则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的。一是,技术迭代周期进入到国内药企的“击球区”。药品领域上一个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是治疗多种肿瘤的靶向PD-1的单抗,而在后PD-1时代,技术迭代的热门方向则是基于PD-1靶点或其他靶点的工程化微创新,如PD-1双抗、抗体耦联药物(ADC)等。我们具体去看国内药企近几年的大额BD交易,大部分都是双/多抗、ADC这类工程化抗体。这一轮的创新药产业周期可以认为是始于2022年底的两个标志性BD。二是,海外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的困境。药品在专利到期之后会面临仿制药或者生物类似药的市场竞争,短时间内会丧失30%~50%的销售。而按照第三方统计,至2028年(全球药王PD-1单抗Keytruda的美国核心专利28年到期)因专利到期的预期销售损失累计将近2000亿美元。考虑到药品的研发周期和专利悬崖,近几年跨国药企在全球收购各种有潜力的创新药资产,而效果不错又具备成本优势的中国创新药资产自然成为了跨国药企的重点关注对象。三是,国内政策对医药真创新的支持更明确更有力度。无论是去年7月分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还是近期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及国家医保局在不同场合屡次强调“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医保基金通过腾笼换鸟最大限度支持创新药的支付,产业政策对于医药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是在不断加大的,创新药也成为了国家鼓励的新质生产力方向。四是,在重要学术会议上不断有国内原研新药的积极临床数据读出。如在全球最重要的肿瘤会议ASCO上,去年AK112(PD-1×VEGF双抗)展现出迭代PD-1单抗的巨大潜力,今年IBI363(PD-1×IL-2α双抗)则是在结直肠癌、免疫经治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等免疫治疗难度较大的肿瘤领域取得极好的生存获益、有望成为PD-1单抗的断层迭代药物并填补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政策端,我们较为关注的是国内持续对创新药发展的支持,以及海外潜在的政策风险。前者主要是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主要增量信息包括:优化目录内药品续约规则,允许创新药在销售超出预期、增加适应症等情况下通过谈判合理调整医保支付标准;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更加重视创新药的真实世界研究;明确了丙类目录上的创新药参照医保目录品种,享受进院、除外支付等方面的政策。而后者主要指的是美国市场上的政策变化,包括潜在的232行业关税、药价改革和PBM改革、“美丽大法案”中对医保资格和医保补助的修订等。CXO板块,我们看到已有较多的跨国生物制药公司宣布了在美国的重大产能计划,这可能会在较长期内降低CDMO委外生产的需求。CRO方面,国内投融资环境止跌企稳的态势明确,BD以及二级市场的活跃逐渐传导至早期投融资环境的修复,港股IPO的热情和科创板、创业板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都有望助推国内环境的好转;而海外投融资环境则可能受到中国生物制药的竞争、持续高企的利率环境以及关税和产业政策不确定下带来的观望情绪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面临短期的波动。疫苗和生物制品方向,目前仍受困于消费环境和库存影响,预计报表层面仍有较大压力。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国证疫苗与生物科技指数(980015)。在投资运作上,本基金秉承指数基金的投资策略,力争跟踪指数的收益,并将基金跟踪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以上内容为本站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富通优配-靠谱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平台-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