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位家长问我:
老师,现在高考还有没有那么大的意义?孩子只要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吗?
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这个问题根本不用问。
那时候大学生还是“稀缺品”,考上了,就像是鲤鱼跳龙门,走到哪里都被人高看一眼。
甚至在更早的年代,明清科举中中个进士,真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如今呢?
大学扩招二十多年,本科生研究生一抓一大把。
北京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一线城市不少重点高中,本科率能到50%以上,一本率也常见。
换句话说,“大学生”早就不是稀缺身份了,更多只是个基础门槛。
有些父母还在用老思维:
觉得只要孩子有个大学文凭,就能进大厂、坐办公室、拿高薪。
但现实是,月薪过万已经属于全国前1%的人群了。
你让一个概率五分之一就能获得的大学文凭,去兑换一个万分之一才能得到的年入百万,这不是奢望是什么?
说到底,文凭只是入场券,它能帮孩子敲开一些门,但能不能进得去,走多远,还得看别的本事。
那些被保护得太好的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被家里几代人“重点保护”长大的。
父母和爷爷奶奶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什么都替他们想好。
于是,孩子拿着文凭走出校门,就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
可社会的第一个耳光往往打得特别疼:
工资低、竞争激烈、受不得气……
最后容易变成怨天尤人。
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
书当然要读,但靠读书“改命”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了。
热门专业真能保未来吗?
很多家长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焦虑到不行,甚至花大价钱买咨询服务,
只为选个所谓“热门专业”。
可问题是,热门专业毕业就一定有好工作吗?
时代变化太快。
你刚熟悉电脑,手机成了主要终端;
刚适应手机,AI又扑面而来。
律师、教师、财务、工程师……
无论文科理科,很多岗位都可能被AI或机器人部分替代。
连公务员未来都未必会一成不变。
所以,指望靠一个“好专业”一劳永逸,已经越来越不现实。
真正能跨越阶层的能力
与其纠结孩子选什么专业,不如让他们具备更底层的能力。
这里我想强调两个字:SALES(销售)。
别急着误解,这里的销售不是单纯“卖货”,而是一种综合能力:
形象管理、逻辑思维、沟通表达、情绪控制、抗压意志……
甚至是影响和说服别人的能力。
仔细想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销售:
面试时,你要“销售”自己的能力;
朋友圈发声时,你在“销售”自己的观点;
创业者需要推销产品,公务员也要推销政策,甚至老师每天也在“推销”知识。
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能跨越阶层的人——
无论是李佳琦、董宇辉,还是各类博主、主播,
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销售能力。
而且,他们很多人同时具备“构建”的能力,能创造产品或服务,再把它卖出去。
父母真正能做的
那么,作为父母,到底该怎么帮孩子?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
别把大学文凭当唯一希望
文凭只是基础门槛,真正的竞争力是孩子解决问题、动手实践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帮孩子打开眼界
带他们去见识更多社会运转的方式,尝试接触不同的人和环境。
别总局限在“考公”“进编”“进大厂”这几个选项里。
培养销售和构建能力
让孩子敢说、敢表达,培养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自信;
同时鼓励他们尝试创造点什么,可以是作品、社团活动,也可以是小项目、小买卖。哪怕不成功,也是在锻炼。
写在最后
高考依然重要,但它已经不是决定命运的“独木桥”了。
孩子的未来,更多取决于他们能不能适应时代变化,
能不能在不断被替代的浪潮里,找到不可替代的能力。
而对我们父母来说,最需要放下的,就是那个老观念——
“考上大学就等于出息”。
与其焦虑孩子专业是不是热门,
不如陪他们一起培养眼界、锻炼销售和构建的能力。
未来拼的,不只是分数,而是综合实力。
富通优配-靠谱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平台-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