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里的野生菌江湖:价格跳水还是暗藏玄机?
“这雨再下下去,菌子都要泡发了!”在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摊主老李一边甩着伞上的水珠,一边麻利地擦拭着竹筐里沾着泥点的牛肝菌。
连续半个月的阴雨让市场的地面湿漉漉的,菌香混着泥土味在空气中弥漫,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今年的野生菌季,似乎比往年更让人揪心。
“雨季特供”的野生菌,价格坐上了过山车
“上个月干巴菌还卖到2000块一公斤,现在1300块就能挑到不错的了。”退休教师王阿姨挎着菜篮,蹲在摊位前仔细翻检青头菌。
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掐着表等菌子降价,“但今年雨水太怪,菌农说山上的路滑得根本站不住人,采回来的菌子还带着水汽,压秤!”
记者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发现,曾经“高不可攀”的牛肝菌价格近乎腰斩:黄牛肝菌从300多元跌到130元/公斤,黑牛肝菌也只要140元。
但摊主们却叫苦不迭:“看着便宜,其实赚得更少——雨天菌子含水量高,5斤鲜菌晒干了还不到2斤!”而极品松茸更是成了“传说”,一位批发商透露:“3000块一公斤的货早被高端餐厅订光了,散客连影子都见不着。”
老饕们的“菌子经济学”
“鸡枞现在买?太年轻!”摄影爱好者小杨举着相机拍下一筐火把鸡枞,却丝毫没有购买的意思。
他笑着解释自己的“野生菌理财经”:“等8月产量上来,黑帽鸡枞能从500块跌到200多,那时候买来炸油鸡枞,香一整年!”
但市场主管翟占世泼了盆冷水:“别光看价格,今年天气反常,菌子品质波动大。”他指着几筐表皮开裂的鸡枞说:“前阵子突然放晴,太阳一晒菌帽全裂了,这种‘破相’的菌子只能低价处理。可要是持续干旱,产量锐减,价格又会暴涨——吃菌子也得看老天爷脸色。”
“见手青”红伞伞,安全防线怎么守?
在见手青摊位前,摊主老张正扯着嗓子叮嘱顾客:“一定要炒满15分钟!别舍不得放蒜!”这种能“见手变青”的魔幻菌子虽然价格高达270元/公斤,却是食品安全的重灾区。
市场里随处可见警示海报,就连快递包裹里都塞进了烹饪手册。
“去年有家三口中毒,就因为炒菌子时接了个电话。”翟占世叹气,“再便宜的菌子,安全才是第一口。”
雨还在下,菌农们望着阴沉的天发愁。
而对于昆明人来说,这场漫长的雨季或许意味着——今年的野生菌盛宴,注定要比往年更精打细算。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昆明市野生菌产业协会2023年市场报告)
富通优配-靠谱股票配资-配资炒股平台-股票正规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